一開始斜槓創業,你真的不需要這麼多…
很多人都聽過最小可行性產品 (Minimum Viable Product) 的觀念, 你可能會想:我沒有產品,這個觀念不適合我。
事實上,這個觀念也可以用到斜槓創業的「最小可行性的內容/ email行銷系統/ 網站或部落格」的概念,如果你能越快建立好,越好。
從一開始的斜槓創業到正式創業,我就一直用這個概念。
我用部落格寫文章來做內容行銷,就先寫三篇長篇文章,先發出去再說,看看市場反應。市場反應好,我再陸續寫文章…
我用email行銷系統累積名單,就做一個收集名單頁,再寫上三篇歡迎文系列email。
我做了一個網站,就先將設定好「文章、關於我、聯絡方式」這三欄,並將已經寫好的三篇文章放上去,就公開網站了,其他的之後再加上。(網站不一定是一開始就必須要有的,但如果開始收集名單,確定這是有市場的,就可以做了。)
全部加起來的時間,差不多一個月。除了買網站版型的花費和原本既有的基本網站主機…等 (自己架站),其餘花費是零元。
最小可行性的內容
前陣子有個網友跟我說,疫情爆發時,她想創業所以成立部落格,她聽說要放至少15篇文章,才能發出去給大家看,所以她的目標是「寫15篇文章」,可是到現在,她還是沒有寫到15篇…她很擔心她今年底無法成立部落格了。
我與她分享我前面提到的「最小可行性」概念後,她才突然覺得浪費了半年多沒有累積受眾名單…決定豁出去,發出去已經寫了幾篇文章的部落格,也開始累積受眾名單了!
你的最小可行性內容要多少呢? 3~5個就可以了。可以是文章、音頻、影片…只要是你覺得比較舒服的表達方式就好了,這樣之後才能繼續產出。
像我就比較喜歡用文字表達,而且可以利用零碎時間寫,音頻我也不排斥,只是因為家裡有全天在家的小孩,沒辦法想錄音就錄音。
雖然一開始只要三個內容就好,但是要把握這三個內容,呈現你對你的主題的專業與知識的深入了解。
如果是寫文章,不要害怕寫長文章,可以分不同時段將它完成。
我以前的部落格就有很多短文,比較像是隨筆,沒有規劃,現在我盡量只寫努力提供價值的長文,就算我花了好幾個時段去寫也沒關係。
一篇給人啟發、讓人學到很多、想分享的長篇文章,大於寫三篇很普通、看了就忘了的短文章。
好的長文章也比較「長壽」,如果SEO又做得好,它可以維持好幾個月、甚至好幾年,一直被搜尋到。(Youtube影片也是)
另外,最好能加上自己的例子與文字的個性,在作者欄有比較令人印象深刻的介紹,才有個人特色,才不會淪為工具人的文章。
至於這三篇文章要寫什麼呢?
(當然,你可以將類似的概念作成音頻或影片。以下僅供完全沒有方向的人參考,你可以根據你的主題自由發揮喔! )
1. 針對大家對於你的主題的錯誤觀念、成見…等等,表達你的想法。提出他們的問題讓他們注意到問題。
可能有人贊成,有人會反對,但是你還是要有自己的意見,不要跟大家都寫一樣的內容,讓讀者看了會有新的領悟與靈感,覺得「原來如此 !」、「原來我都做錯了 / 原來我應該這樣做。」、「我都不知道原來關於__ 有這麼多要注意的眉角。」
通常,提醒問題或痛點,比提醒好處更有效 !
深入問題或痛點,並解釋為什麼「解決這個問題 / 達到這個目標」對他們來說很重要。
例如:我之前有寫一篇為什麼你的部落格不該只做聯盟行銷,因為我發現很多部落格都完全只做聯盟行銷,或是只提倡做聯盟行銷,而我想要表達不同的看法,那一篇的回應很不錯,也吸引了一些新的讀者。
或是類似這樣的標題:
X個關於__ 你不知道的事情 / 秘密/ 問題。
例如:3個關於自由工作者你不知道的祕密
5個你不知道關於吃人工維他命的問題
X個你還沒有__的原因
4個你還沒有戒菸的原因
2. 你得到他們的注意後,可以讓他們產生興趣。
分享給目標受眾要做什麼。
目的是希望他們看了你的內容,覺得「這很有幫助,正是我需要的耶!」、「原來沒有很難,那我趕快來試試看吧 !」
文章以「如何__」為主。
例如:如何打造一個不過敏的環境 ?
__的X個步驟
例如:讓寶寶停止任性的5個步驟
學習新語言的7個步驟
3. 分享案例或故事。
如果你已經有或是預計有產品或服務,可以分享使用你的方法前,生活是如何,使用後有了什麼改變。這樣有轉捩點的故事比較能打動人心。
你也可以分享你的客戶,或你曾經幫助過的人轉變的故事。
讓受眾想像他們如果使用了你的產品後,生活會有什麼改變。
最小可行性的電郵行銷系統
或許你很懷疑電郵行銷還有用嗎?
沒錯,現在社群媒體很發達,但是,你認識的人,有多少人沒有email呢?
當你輸入社群媒體平台時,你需要email註冊; 當你網購時,要用email收確認單; 銀行與信用卡的文件,也都是用email寄送…
社群媒體的演算法一直在改變,觸及率越來越低,當你發表一篇新文章時,有很多你的粉絲沒有辦法看到…,即使你好不容易根據新的演算法,學好了新的技巧,演算法可能又改了!
然而當你發了一封信給你的email名單,雖然你無法控制他們會不會打開你的信,這封信將確實是「直接」寄到每個人的email收件夾中,不會透過中間的媒介。
電郵名單是你唯一真正擁有的名單,也是你唯一可以直接聯絡你的目標受眾的方式。
如果你平常寄的內容都有提供價值,讀者打開你的信的機率就會高很多的 。
當你專注在社群媒體建立追蹤者,就好像是你「租用別人的土地蓋你的房子」一樣,就算你將你的房子蓋得多麼棒,一旦地主將土地所有權收回,你就什麼都沒有了!
很多人會認為只要社群媒體就夠了,但是你的名單是屬於社群媒體,並不屬於你,你只是在借用它的平台。
不論哪個平台,它們只會讓你的內容的自然觸擊率越來越低 。
而且有一天,你的粉絲可能被未來更棒的平台吸引走了。
甚至,哪一天臉書或其他社群媒體可能會突然關閉你的帳戶,你將失去所有的粉絲…(這已經發生在許多人身上了。)
而電郵名單你則可以匯出到你的電腦裡面,真正擁有它們。不論平台怎麼改變,你永遠都可以用email找得到他們。
就算有一些人取消了訂閱,如果你做好內容行銷,之後還是會有新的訂閱者。
所以,電郵名單才是你的網路事業真正擁有且最大的資產之一。
很多人以為要先有流量,再建立名單,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,要一開始就一邊想辦法引進流量,一邊建立名單。持續提供有價值的內容,與你的受眾培養長期的信任關係。
當目標客戶已經相信你的專業,相信你提供的價值時,有一天你再提供服務或產品時,他們就比較有可能購買。
很多人對於電郵行銷的觀念,仍停留在一般大品牌公司發的那種五顏六色的email廣告,認為沒有效。其實微型創業者用的電郵行銷並不是用這種方式。
反而,你應該向朋友寫信一般,白底黑字,口氣自然。不要用誇張的文字、一堆照片與連結。
根據美國Superoffice的研究顯示,Email行銷的投資報酬率ROI高達73%。72%的消費者更喜歡使用Email接收促銷內容。根據研究,Email行銷的銷售轉換率比社群媒體高出許多。
很多歐美的個人或小型公司有超過百分之七十的業績都是在email名單上銷售,「一人公司」的作者 Paul Jarvis 說在他的企業中,電郵行銷每年帶來93%以上的收入。
「原子習慣」的作者James Clear 也持續建立電郵名單,還將他「原子習慣」書的第一章節當作是下載贈品,以交換訂閱者 email 的方式。
即使是大公司也很依賴電郵名單做銷售。
可以說,你的email上的一個名單比你的社群媒體追蹤者,還要珍貴。
尤其現在,人家可以輕易按讚,但卻不輕易給你他的email。
另外,用email可以建立一種更信賴的關係,當讀者回信時,也常分享更多內心的想法,可以有更多的互動與交流,這不是社群媒體可以輕易做得到的,我有很多網友就是這樣認識的喔!
我的意思絕對不是社群媒體不重要,反而,我們要好好利用社群媒體,它有流量的效力。
但是我們要將社群媒體當作一個「引流」與「社交」的工具,而你要將引來的流量轉變成你的受眾email名單。
(我是用Convertkit 建立email行銷系統,如果你想要學習電郵行銷技巧,可以參考我的課程 經驗變現力)
最小可行性的網站或部落格
先設定好「文章、關於我、聯絡方式」這三欄,並將已經寫好的三篇文章放上去。就可以成立了! 如果你的email行銷系統已經建立好,那你可以在你的首頁,與其他地方,例如側邊欄、網站底部、文章裡面…等等,加上你的名單收集頁的連結或欄位。
如果你有提供服務或諮詢,那也可以加上這一欄,還沒想好具體內容,那就之後再加上吧! 不要因為還沒想好服務內容,就遲遲沒有發布網站啊!
其他網站內部細節,都可以慢慢再調; 其他欄位,都可以慢慢再加上; 其他文案,都可以慢慢再修。重點還是要先曝光再說…
要不然沒有人知道你的網站,也是浪費時間的機會成本而已:越慢開始,你就是浪費越多累積受眾、了解受眾、產生影響力、甚至接案的機會…
「最小可行性」概念可以讓你盡快馬上開始,而且很快產生影響力、有進展 ; 或是很快知道這沒有市場、不可行,很快退出再換到別的主題,不要浪費太多時間,也很好!
一開始斜槓創業,你真的不需要太多…
你不需要網站設計公司、聘請文案專家、寫十篇文章、拍十支影片、花兩個月想服務內容…
你只需要建立好基礎就好了:內容、一個可以累積受眾名單,並讓你繼續提供價值給你的受眾的系統 (我推薦email行銷系統)、網站或部落格 (當作是作品呈現和名片)。
希望這篇文章讓你對於斜槓創業更有信心,也了解你只需要「最小可行性的內容/ email行銷系統/ 網站」的概念就可以開始了喔!
這是我的 8 位數線上事業的 4 步驟的影片,相信會很有幫助:
相關內容: 巴黎莎拉8位數社群媒體獲客藍圖4步驟
如果你希望建立6~7位數的線上事業,歡迎用以下連結預約免費諮詢:
(提供非常有價值的免費影片包含: 社群媒體獲客藍圖4步驟、內容變現吸引精準客戶、事業無法成功的3個原因、IG得到高價值客戶的3個秘密…等等)
想打造線上課程事業但仍沒開始
又不想白做沒人買嗎 ?
我的經驗與錯誤,讓你一開始就聚焦在對的策略上
為什麼個人品牌沒有你想像中的重要